政協臨夏州十二屆五次會議開幕
郭鶴立 馬相忠 馬明杰出席 王正君作報告
今天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臨夏回族自治州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州委民族會堂開幕。
會議應到委員317人,實到 268 人,符合法定人數。上午9時整,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幕。
州委書記郭鶴立,州委副書記、州長馬相忠,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馬明杰應邀出席會議。州政協主席王正君,州委常委、州委統戰部部長、州政協黨組副書記馬斌,州政協副主席楊杰芳、喬躍儉、馬文科、馬維正、高樺、李國輝、尹寶山、宮少軍、馬學成及秘書長楊昌龍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擔任今天開幕大會的執行主席是:王正君、楊杰芳、喬躍儉、馬文科、馬維正、高 樺、李國輝、尹寶山、宮少軍、馬學成、馬國興、楊昌龍、馬文仁、馬邦河、馬正海、馬應龍、馬春輝、馬得祥、馬恩潭、馬燁晟、孔令珍、祁小軍、何 珺、蘇廷明、李洪濤、尕藏久美旦貝堅參、楊國林、張開吉、張世文、吳斌宏、趙成得、妙 梵、金 明、周海云、海世偉、黃 穎。
開幕大會由喬躍儉主持。大會首先審議通過了政協臨夏州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議程。
王正君代表政協臨夏州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報告從堅持思想引領,把牢政協工作方向;開展協商議政,全力服務發展大局;堅持履職為民,保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立足熱點難點,有效開展民主監督;打造履職新平臺,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突出團結民主,廣泛凝聚思想共識;加強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履職水平七個方面回顧總結了過去一年州政協常委會的工作。
報告指出,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起步之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協工作意義十分重大。州政協常委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落實中央、省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州委十二屆十三次全委會議暨州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突出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以推動州委提出的“四大攻堅戰”為重點,切實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以高水平履職服務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貢獻人民政協智慧和力量。
報告強調 ,一是以更高的站位深化理論武裝。把準履職盡責的重點,進一步增強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責任感使命感。深入開展以中共黨史為重點的“四史”學習教育,教育引導政協組織中的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自覺加強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確保黨的全面領導在政協工作中落地見效。二是以更大的作為助推高質量發展。聚焦“十四五”規劃開局起步、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按照州委州政府安排部署,圍繞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攻堅戰、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攻堅戰、文旅產業深度開發攻堅戰、職業技能培訓攻堅戰等重點工作,深入調研,廣泛協商,積極建言獻策。三是以更實的舉措激發委員活力。引導委員增強政治定力,嚴守政治紀律,錘煉道德品行,提升素養能力,切實做到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四是以更新的平臺踐行協商民主。加快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工作,組建各層級協商主體,健全協商議事制度,推動基層形成平臺多層、載體多樣、程序規范、制度健全、成效明顯的協商民主發展新格局,使協商在基層成為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的新型平臺。五是以更強的擔當凝聚思想共識。全面落實全國政協《關于加強和促進人民政協凝聚共識工作的意見》,努力把政協組織打造成為堅持和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團結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六是以更優的服務保障政協工作。進一步加強專委會工作、機關工作、縣市政協指導工作、干部隊伍建設和政協信息化建設。
報告最后強調 ,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中共臨夏州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勇擔當,牢記使命聚合力,奮力譜寫人民政協事業新篇章,為實現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新貢獻,以優異的履職成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馬維正代表政協臨夏州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作關于十二屆四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州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以來,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各參加單位,以新時代奮斗者的責任感,投身建言資政,積極運用提案履職盡責,全年共提交提案249件,經審查立案239件,立案率為96%,截止2020年11月底已全部辦復完畢。這些提案在臨夏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會議對28名優秀提案委員、2個優秀提案集體和10個提案承辦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
州委、州人大常委會、州政府、臨夏軍分區在家領導,州法院院長、州檢察院檢察長和在臨歷屆州政協主席、副主席應邀出席會議。不是州政協委員的省政協委員,不是州政協委員的州委統戰部各副部長,沒有州政協委員的州直部門、人民團體、省屬在臨單位負責同志,不是州政協委員的縣(市)統戰部部長,不是州政協委員的州政協機關縣級干部,各縣(市)政協辦公室負責同志列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