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臨夏政協官網!
首頁
走進政協
政協領導
工作機構
政協簡介
政協知識
動態要聞
政協動態
黨政要聞
通知公告
會議活動
全體會議
常委會會議
主席會議
黨組會議
專題協商會議
其他會議
委員活動
委員風采
委員名錄
委員活動
政協工作
視察調研
提案工作
協商議政
界別活動
文史資料
社情民意
縣市政協
專題專欄
黨的建設
脫貧攻堅
主題教育
機關學習
黨史學習教育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
網站首頁 >>
黨政要聞
動態要聞
政協動態
黨政要聞
通知公告
專題專欄
黨的建設
脫貧攻堅
主題教育
詳情頁
學習進行時丨“這十年,總書記的兩會關切”之一·謀大局
發布時間:2023-02-27 19:54:52
瀏覽次數:
12283
次
來源:本站
【學習進行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連續十年在全國兩會上同代表委員傾心交流、共商國是,凝聚起億萬人民一往無前的奮進力量。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系列報道“這十年,總書記的兩會關切”,今天播發系列之一“謀大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連續十年在全國兩會上同代表委員傾心交流、共商國是。習近平總書記謀大局、觀大勢,引領新時代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
大戰略引領大發展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堅持從大局出發考慮問題是習近平總書記部署工作的一個鮮明特點。
十年兩會,習近平總書記53次參加團組審議討論,聽取約400名代表委員發言。從事關國家全局的戰略決策到推動社會進步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同代表委員們談得深、謀得遠。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創新的思路、方向等作出重點謀劃。在廣東代表團,他強調要全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和聚集,使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在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會上,他強調要進一步突出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變“要我創新”為“我要創新”。
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在內蒙古、青海、河南、重慶、廣東等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為當地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要求各地區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5個層面為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破題”,寄語“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國防和軍隊建設是國家安全的堅強后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多次就加快國防和軍隊建設提出要求,強調要保持國家安全穩定,完成好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任務。
新時代十年,在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重要論斷明確大方向
在高站位謀劃,于關鍵處定調。十年來,在同代表委員共商國是的深入互動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許多重要論斷,對黨和國家工作發揮著重要指引作用。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代表團對領導干部提出“三嚴三實”要求,言簡意賅地闡明了黨員干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概括了共產黨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準則。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代表團強調“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進一步推動構建良好的政治生態,實現政治清明。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民建、工商聯委員時用“親”“清”闡述新型政商關系,為政商關系劃出底線,標出高線。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代表團用“眼睛”“生命”“石榴籽”等妙喻民族團結,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一步深入人心。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聯組會時闡述“新型政黨制度”,強調要緊密團結各個政黨和無黨派人士,為著共同目標而奮斗。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以“四個一”深入闡述生態文明思想,體現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把握,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經濟界委員聯組會時強調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作出戰略性布局。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代表團提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暖心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提出五個“必由之路”,闡明新時代黨和人民奮進歷程昭示的重要認識,揭示新時代中國的“成功密碼”。
一系列重要論斷明確了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方向,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中國發展大勢的深刻洞察和精辟總結,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局觀統領區域策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做好區域協調、找到各地適合發展的路徑,是下好全國大棋的制勝要訣。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十年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四次來到東北三省代表團,強調大力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把老工業基地蘊藏的巨大活力激發出來、釋放出來。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上海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鼓勵上海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進一步彰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的作用。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在廣東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作,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資源豐富,交通發達,產業基礎較好,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是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策。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來到中部地區的代表團。在安徽代表團,他強調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銳意進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征程上邁出更大步伐。在河南代表團,他強調要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在湖南代表團,他強調要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西部地區地域廣闊,發展潛力大,同樣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青海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正確處理發展生態旅游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關系,堅決整治生態領域突出問題,“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青海的優勢和驕傲”。在新疆代表團,他強調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嚴禁“三高”項目進新疆,加大污染防治和防沙治沙力度,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新疆。
重溫十年“兩會時間”,習近平總書記觀大勢、謀長遠、布全局,深刻體現了他的戰略思維和戰略眼光。
全國政協相關網站
人民政協網
中國政協傳媒網
全國政協
中國政協新聞網
中共中央統戰部
中國網政協頻道
地方政協相關網站
嘉峪關市政協
金昌市政協
酒泉市政協
張掖市政協
天水市政協
平涼市政協
定西市政協
臨夏自治州政協
甘肅省政協
蘭州市政協
---各縣(市)門戶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
---其他媒體網站---
中國新聞社
人民網
甘肅日報
主板:中國政治協商會議臨夏回族自治州委員會
版權所有:政協臨夏回族自治州委員會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隴ICP備20003004號-1
甘公網安備 62290102000214號
日本做受高潮好舒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