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中國共產黨臨夏回族自治州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暨州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全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視察臨夏時的殷切囑托,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四屆二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了過去一年的工作,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形勢,安排了今年的重點任務。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臨夏州委關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臨夏的決定》《中國共產黨臨夏回族自治州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決議》。
州委常委會主持會議。州委書記郭鶴立受州委常委會委托作了題為《堅定信心謀發展,鼓足干勁再出發,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臨夏開好局起好步》的報告,對《決定(討論稿)》作了說明。州委副書記、州長何東對今年經濟工作作出具體安排。
州領導劉富禎、張志軍、張毅、王鴻岳、楊福波、馬秀蘭、馬斌、魯澤、郭海泉、李鵬、馬超、魏軍良等出席。
郭鶴立指出,2022年,面對疫情跌宕反復的嚴峻緊迫形勢,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艱巨繁重任務,州委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迎接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為主線,堅決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團結帶領全州上下勠力同心、攻堅克難,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筑牢了對黨絕對忠誠的思想根基,繪就了美麗美好的鄉村振興臨夏圖景,保持了大建設大發展的良好勢頭,增強了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夯實了黨的執政根基,交出了一份難中求成、殊為不易的答卷。
郭鶴立指出,今年全州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屆二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決貫徹“三新一高”要求,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一些領域實現彎道超車、跨越發展,推動打造“五個區”、建設“六個臨夏”邁出新的步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臨夏開好局起好步。
郭鶴立強調,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完整準確全面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認真貫徹《中共臨夏州委關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臨夏的決定》,錨定總體要求和奮斗目標,滿懷信心、闊步前行。
郭鶴立強調,要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抓好以鄉村振興為重心的“三農”各項工作,常態化開展防返貧監測幫扶,多措并舉增加群眾收入,毫不松懈抓好糧食生產,統籌推進“五個振興”,扎實推進鄉村建設示范行動,持續深化協作幫扶,努力打造全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典型示范。
郭鶴立強調,要堅持在全國、全省大局中謀劃推動臨夏的發展,按照州委“十大之年”的形勢判斷,瞄準主攻方向、發揮比較優勢,促進項目建設大提速、創造趕超進位的臨夏速度,促進交通設施大完善、構建四通八達的臨夏路網,促進旅游市場大升溫、擦亮享譽全國的臨夏名片,促進特色產業大提質、打造獨樹一幟的臨夏品牌,促進招商成果大顯現、實現招大引強的臨夏作為,促進城鄉風貌大美化、提升綠色美麗的臨夏顏值,促進社會事業大提升、彰顯為民惠民的臨夏溫度,促進優秀文化大繁榮、涵養向上向善的臨夏氣質,促進深化合作大開放、展現互利共贏的臨夏姿態,促進發展環境大優化、樹立可信可愛的臨夏形象,在高質量發展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臨夏實踐。
郭鶴立強調,要加強和改進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扎實開展“抓學習促提升、抓執行促落實、抓效能促發展”行動,讓勤于學習、善于思考成為臨夏干部最自覺的習慣,能力過硬、本領高強成為臨夏干部最基本的素質,你追我趕、爭先創優成為臨夏干部最鮮明的特質,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成為臨夏干部最過硬的作風,事不過夜、案無積卷,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全力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何東強調,各縣市、各部門要全面落實中央、省州經濟工作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推動經濟實現整體好轉。一要緊盯主要經濟指標,堅決完成年度任務。按照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兩位數增長的目標,樹立“大干大支持、多干多支持、不干不支持”的鮮明導向,以“跳起摸高”的奮進姿態確保各項工作任務干到位、創一流、爭先進。二要聚焦投資關鍵作用,持續大抓項目建設。抓緊項目前期早開盡開,突出重大項目追趕進度,聚合要素保障優化服務,力促項目建設取得更大成效。加強項目謀劃運作,優化項目投資結構,提高項目有效投資率。廣開渠道招商引資,深入實施“千億招商”行動,確保今年招商引資簽約資金500億元以上。三要落實擴大內需戰略,激活繁榮消費市場。做足旅游倍增流量,在文旅融合、全域旅游、提質增效上狠下功夫,力爭全年接待游客2500萬人次以上。做活商貿擴大總量,深入實施“十百千萬”商貿企業培育工程,力爭新入庫限上商貿企業100戶。做亮美食提升質量,建立完善美食產業體系。做優供給培植增量,創新消費場景,培育消費新業態,滿足群眾消費需求。四要狠抓強工業行動,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強龍頭補鏈條,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和“5540”百億工業企業培育工程,打造九條工業產業鏈和五大工業集群,力爭年內新增入規企業10戶以上。強載體聚集群,增強園區承載能力,提升園區管理水平。強科技促創新,深入實施強科技行動,讓科技創新成為工業發展的核心源動力。五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統籌城鄉融合發展。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實施百萬農民增收工程,扎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培育壯大縣域經濟,進一步謀準謀實支撐縣域發展的重大工程、重大產業和重大項目。強化城鎮帶動功能,加快市縣一體化進程,抓好各縣縣城和10個重點集鎮建設,不斷增強人口吸附力、產業聚集度和綜合承載力。六要著力深化改革開放,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抓改革賦動能,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抓好數字政府建設、金融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和財政收支規范管理工作。擴開放增活力,打造面向“一帶一路”的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產供應基地,主動融入全省“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深化與濟南市、廈門市協作關系,鞏固擴大與央企合作成果。優環境穩預期,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活動,嚴格落實“包抓聯”、“六必訪”、“白名單”等制度,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七要統籌抓好底線任務,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扎實做好生態環保、民生兜底、安全生產等基礎性、底線性工作,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造安全安定的良好環境。
十三屆州委委員、州委候補委員出席會議。不是州委委員、州委候補委員的副地級領導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州紀委常委、州監委委員,州第十三次黨代會部分基層代表、民營企業家代表列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