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聯合蘭州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共同反映,從國內外形勢來看,國際能源價格劇烈波動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將成為常態,其多重效應影響我國經濟增長和能源安全,國家對能源價格和供應穩定的要求遠超從前。近年來,我省建成規模較大的風電光電基地,形成能源多種形態穩定供給的良好基礎。目前中央加速推進新基建,穩民生、保經濟。對我省來說,積極爭取和參與新基建,做大做強我省的新能源產業是著力的一個重點,推動新基建、新能源有效融合,打造國家級綠色儲能基地,進一步完善和升級新能源產業鏈,為我省經濟發展塑造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極。
為此,他們共同建議:
一、積極發展氫儲能及氫能源產業。當前全球發電“去煤化”“去水化”“去核化”趨勢明顯,新能源發電仍處在上升勢頭。伴隨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氫儲能和氫能源產業備受世界各國關注,氫能源已被廣泛認可為綠色零排放的終極能源形式。目前電力制氫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并仍在快速進步,成本快速下降的趨勢也非常明顯。我省風電光電項目大多分布在干旱少雨地區,采用其他地區常用的抽水儲能等水力儲能模式并不現實,電力制氫可以就地消化過剩的電力,是我省儲能的首選方式。同時,不僅可以進一步解決棄風棄光問題,也可以為氫能源企業提供較低成本的電力,從而實現雙贏。建議我省引進國內外實力較強的公司,如與法國液化空氣集團、德國H2 Mobility公司、美國Air Products公司,國內的國家能源集團、寶豐能源等進行戰略合作,以打造氫儲能和氫能源產業為契機,塑造我省新能源產業新的增長極,培育我省經濟新的增長點。
二、持續推進新能源特高壓輸電工程。2020年在疫情期間,我省3月份完成增送湖北2.232億千瓦時、送江西2.922億千瓦時電力交易,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特高壓輸電工程對我省新能源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可以為我省電力的進一步外輸提供保障,進一步完善和強化省內的電力網絡,也可通過大規模的投資拉動我省GDP增長。建議進一步規劃建設面向中東部地區的超遠距離特高壓輸電工程,并完善上網價格定價機制。
三、完善充電樁和充電站建設配置。城市、道路、小區內的充電站、充電樁,以及新型的換裝電池服務等,都有望納入新基建的支持范圍。雖然我省充電樁和充電站建設工作起步較早,但由于種種原因,原有的建設規劃目標還未完成。建議借新基建的機遇,加快充電樁、充電站等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相關領域的投入,進一步加快我省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力度,改善能源消費結構,為新能源產業的長遠良性發展打下基礎。
甘公網安備 62290102000214號